学生动态
学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动态 >> 学生动态 >> 正文

【文学院•三下乡】印象辽宁之走进“大连民间布艺文化”社会实践

2017-08-30  点击:[]

【文学院·三下乡】印象辽宁之走进“大连民间布艺文化”社会实践

为丰富我院大学生的暑期生活内容,更好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8月15日,在辽宁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大连市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李成老师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文学院2015级李怡璇、储鑫迪、姜瑶、徐铭瑶、杨雨、王婧楠、谢佳原,2016级秦子淇、王昕昱9名同学来到大连市甘井子区文化馆,开展了主题为“大连民间布艺文化”的社会实践,并同非遗传承人马巨老师一起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布艺的独特魅力。

马巨老师是大连布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曾用4年的时间,手绣长20米、宽0.7米的奥运长卷——万里长城图,并于2008年奥运期间,将此作品无偿捐献给了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

本次实践是在马巨老师同大连市甘井子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负责人高老师的帮助下展开的。展厅里存放着各类传承人的手工艺品,每一件都做工精巧,让同学们喜爱不已。

马巨老师耐心的教同学们亲手缝制布老虎,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布艺的种类以及当今生活时代下布艺的发展现状。她表示,尽管布艺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却蕴含着老一辈人对新生命的热爱,是值得大家学习与发扬的。

同学们亲自动手实践之后,切实的体会到了手工艺品所包含的手艺人的心血和精力。高老师在看到大家的热情之后也为我们做了更详细的介绍——在中国,虎头鞋、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虽民间传说不一,但大致意思相同,虎头鞋、帽被誉为吉祥物,具有驱鬼辟邪的功能,因虎是“百兽之王”,通常都会在虎头中间绣一个“王”字,这样不仅可为小孩壮胆、避邪,也有祝愿、祈福小孩长命百岁之意。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布艺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经久不衰,成为了融入生活的活历史。

随后,马巨老师一边帮助同学们完善各自亲手制作的布老虎,一边解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马巨老师表示,像布艺这样的手工物件很难同经济化的大规模生产进行价格竞争,更是很难同当下的旅游业和其他行业融合。因此她希望当代的大学生能运用自己各自专业所学的知识,帮助这样的传承人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永留。

此次“大连民间布艺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走出课堂,体会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让历史与现实碰撞出更炙热的火花。它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还为布艺文化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正如梁启超先生的那句话一样:“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想要中国文化不断的融合发展,我们就需要从前一辈的手上接过这个接力棒,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真正的做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上一条: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迎新工作圆满落幕 下一条:【文学院•三下乡】印象辽宁之走访地方民俗文化——海城喇叭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