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吴俊教授来我院讲学——新时期以来先锋文学的续航
“尚志笃行,博雅乐群”一直是我院学子激励自身提高自我的座右铭。为增进我院学子对新时期以来先锋文学发展趋向的理解,进一步践行我院知行合一的治学理念。6月2日下午15时,我院特邀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俊做客文学院文苑讲坛,在一教201为我院学子带来一场主题为“新时期以来先锋文学的续航”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吴教授阐释了“先锋文学”的概念。从文学潮流和文学现象的时序上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创造为特征的先锋文学潮流似乎是承沿了现代主义文学而来的,因此从表面上看,先锋文学的诉求重心多在形式创新,仍有文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内在关怀。
本次讲座主题是一个宏大的、牵连面极广而且富有争议性的话题,吴教授抓住根本,讲座内容围绕吕新和北村的作品展开,高屋建瓴地从新时期以来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与作品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角度条分缕析。他论据充足、见解独特、语言诙谐幽默,令人耳目一新。
吴教授指出,传统的文学价值观以纸媒为载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层级体系,而网络文学凭借其新媒体的优势,在经过了对纸媒权威短暂的依附与利用之后,形成了各自分流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这正是我们正在进入的现实与终将进入的未来。而就现在人们所说的新时期以来先锋文学的转向一论,吴教授也有自己独特的解释。
他认为,转向是方向性的变化,而续航是在基本航向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前行。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吴教授先是举出《花城》一例,《花城》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从《花城》的主编来看,其文学之心就从未改变。随后,他又举出90年代的著名作家残雪、苏童、余华等人的作品来进行更深度的论证。
最后,吴教授再回过头谈起吕新和北村90年代的作品,并由此路径阐明先锋文学转向或续航所暴露出的文学整体性的困境和危机问题,及先锋文学的续航对于文学回应现实和未来的挑战意义。
本次讲座内容新颖,主讲人见解独到,为同学们的文学研究之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