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先生来我院讲学
5月26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先生来我院讲学,本次讲座由语言科技与东北亚语言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梅教授主持。
陆俭明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出版著作近20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300多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学奖励多项,被誉为20世纪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八大家之一。
讲座伊始,陆俭明先生从“怎样让汉语走向世界?”这个问题出发,对语言传播的条件进行了梳理,他开门见山地指出,汉语走向世界是顺应了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语言传播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争夺自己的话语权,而是为了建造世界各国通向本国的桥梁。
陆俭明先生认为,汉语走向世界的条件,首先是国家的强大,这决定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形成的综合国力的强弱。其次,中国要成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届时中国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学子来留学。再者,语言传播需要优化的生活环境,我国在这方面有利也有弊,既有秀丽的名山大川,又存在着雾霾等环境污染。如何促进汉语走向世界?陆俭明先生认为,现在汉语的国际形象空前高大,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对汉语国际形象的塑造更为直接与重要,而国人的国际形象也会极大地影响汉语的国际传播。一个语言从本土向其他国家传播,怎么算是传播成功了呢?陆俭明先生列举了三个语言传播成功的标志,一是所传播的语言被纳入其他国家的基本教育体系。二是外语教师本土化。三是世界各国能阅读所传播语言的刊物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陆俭明老师表示,要做到语言传播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对汉语学科有正确的认识。这要求汉语学界做到五点,一是努力加强学科建设,人人增强学科意识。二是加强汉语教学基础性研究。三是加速培养本土汉语教师。四是加快汉语教材建设。五是加快研制汉语能力标准和汉语测试标准。“汉语能健康又稳步地走向世界,需要经过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汉语教学,并进行辛勤地耕耘才能最后实现。”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提出了在讲座中没有理解的关于中在国家语言交流的问题,陆俭明先生说,汉语传播可以建立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沟通桥梁,但这绝不是文化输出,而是为其他国家也搭建了一个可以与中国交流的平台。
精彩的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聆听报告的师生都感到受益匪浅。此次讲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引发了同学对汉语国际教学与汉语未来的发展的深入思考。
上一条:北京大学马真教授来我院讲学 下一条:“大连文艺讲习所”系列首场讲座成功在我院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