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人”的反思
12月1日下午,我院于二教A426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人’的反思”学术讲座。特邀刘勇教授为本次讲座主讲人,由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卫平教授主持。
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导。马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在《新华文摘》、《文学评论》和《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种。
刘勇教授以“文学反思是人的一面镜子”展开论述,他提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根本主题即是“人的文学”。五四以来,文学高扬人的个性、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以及文学的启蒙价值。在当下这样特殊的时刻,疫情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学是反思人的一面镜子”的观念也再次被言说、审视和不断地更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具有重大社会历史意义的时代理念。
刘勇教授在讲座中回顾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文学与人的关系在诸多作家的笔下被演绎和探讨的过程。他举出鲁迅、曹禺、沈从文、林语堂、萧红、孙犁、张爱玲、王安忆、余华、叶兆言、毕飞宇等数十位现当代作家,概括了文学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对女性生存的观照、对人情人性的展现、对特殊人群的思考、对日常生活的刻画等九大主题。他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谈到了不同作家呈现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创作追求,给予了我们多重维度去认识文学对“人”的思考。
在与学生们的交流环节,刘勇教授以清晰简洁的语言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他指出,通过把握语言约定俗成的特点,围绕文学中的人进行探索,这对于接触文学的本质有极大的帮助。
在讲座尾声,王卫平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提出本次讲座内容十分丰富,在现当代文学数十位作家的串联中,透彻地展示了文学对“人”的反思与表达。王教授再次强调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根本主题即是“人的文学”,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对人的命运的追问中回归对“人”的文学的阐释与深度思考。
上一条:文学院举办“平语近人”主题书法展 下一条:我院开展“破译新诗‘经典’的对策”主题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