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勇教授来我院讲学    

2016-10-18  点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勇教授来我院讲学

“五四时期,弃医从文的不只鲁迅一个人,至少还有郭沫若、郁达夫、冰心;文学救国的选择,是整整一代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刘勇教授在“五四新文学的经典意义”学术报告中如是说。

10月14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勇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五四新文学的经典意义”的学术报告。辽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卫平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刘勇教授针对五四新文学主要为师生们讲解了“一点难求,巨星满天”“五四新文学的跨文化品格”和“五四新文学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这三大命题。刘勇教授认为,现代文学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点,是中国文学连接古今中外的重要交汇,且弃医从文不是鲁迅一个人的选择,而是整整一代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他认为,在“五四”那个巨星满天的年代,几乎每位“五四人”都可以被冠上“新文学作家”“外国文学翻译家”和“国学大师”这三个头衔。此外,刘勇教授还提出,五四新文学的跨文化品格拥有如下四个特点:注重创新,同时又最注重传承;最强调立本 同时又最强调开放;最渴求自由 又最勇于承担责任;最深刻地批判社会 又最无情地解剖自己。最后,刘勇教授根据自己丰富的游学、讲学经历剖析了日本文化、俄罗斯文化和欧美文化对中国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影响。

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300多人挤满一教202教室,讲座整整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精彩处不时爆发阵阵掌声和欢笑。王卫平教授评点讲座内容,高度肯定了刘勇教授的严谨学术思维、渊博学识功底和幽默激情的讲解风格。

记者:战荷丹 摄影:张秋玲

上一条:文学院承办首届东北方言学术研讨会暨语保工程中检·培训会     下一条:我院薛猛副教授应邀赴新疆塔城地区参加“辽宁援疆大讲堂”之“送教进疆”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