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杨洪承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2018年11月10日下午,我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杨洪承教授于二教四楼会议室举行“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高端论坛”。杨洪承教授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做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王卫平教授主持,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徐立平老师出席论坛,文学院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杨洪承教授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研究,著有专著《王统照评传》、《文学史的沉思》、《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文学边缘的整合》等,主编、参编各类学术著作、教材十余部,并先后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百万余字。
讲座伊始,王卫平教授代表学院对杨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在导言中,杨洪承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学与科研经历向同学们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从历史感和当下感两方面说明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诱惑”所在,详细阐释了当代文学批评与现代文学研究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也认为当下研究界存在以长篇小说为代表的当代文学极端活跃,而现代文学相对沉闷的问题。提及“文学是什么”的经典话题,杨洪承教授指出,文学多义的定位使其具有包容性,文学本身即兼具主观与客观的双重性,正如胡适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理念,文章写作中提出观点、发现话题也要遵循“自圆其说,言之成理”的八字箴言。
随后,杨洪承教授分别从个案与宏观角度阐释了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突破点。首先,作家作品是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基础,经典化的作品既拥有历史长河洗礼下的读者群,也具备不可复制的思想和意识。而历史的视野则对当代作家的定位更为重要,研究现代作家需回到历史现场、回到文学情境中,在史料冲击与情感投入中体现,研究当代作家则要从历史的纵深感去解读作品,以此实现在作品重读中发现问题的目的。其次,杨洪承教授认为,作为典型现象的现当代文学思潮是研究文学的核心问题,“文学是文化诗意的表现”,文学现象本身的研究也具有文化的意义内涵。另外,杨教授对史料、文学史观等构成的现代文学研究方法做了细致的讲解,认为科学规范地重读、使用史料是现当代文学研究困境的突破点所在。
杨洪承教授旁征博引的讲述赢得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杨教授还与现场研究生进行了对话与互动,同学们踊跃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最后,王卫平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概括杨教授讲座中关于作家作品的基础性意义,典型文学思潮的核心现象,史料与史实的方法等问题,以及现当代文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回到历史现场的工作在文学研究中必不可少,当代文学对历史纵深感的把握关键是在了解作家的同时观照当代文学生态的现状。
上一条:我院广告学专业学子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创造佳绩 下一条:我院薛猛老师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 荣获第二批“校级本科公开示范课”称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