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文学院荣获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
2020年2月28日,教育部公示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评审结果,全国共表彰了20个先进集体(其中高校7所)和100个先进个人。文学院荣获“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获奖的单位。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由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自2015年启动的,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全国数百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千余名专家学者主持参与完成了1500个调查点项目。为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设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两类。
自2012年承担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试点工作,2015年开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文学院语言学团队共有8位教授、副教授主持承担了11个语保项目,占到辽宁省总数的二分之一,获批经费100余万元,有3位教授先后受聘辽宁省首席专家。语言学团队教师率领研究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从城市到乡村、从山里到海岛,顶严寒,冒酷暑,完成艰苦的田野纸笔调查,完成在实验室摄录剪辑、听音辨音记录转写。三代人,几春秋,以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科学严谨、脚踏实地的态度完成了一项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语保项目。完成的所有项目全部顺利通过鉴定,其中庄河、长海项目鉴定为全国优秀项目。
文学院为推进学科建设、语言研究和人才培养,于2015年成立了“语言科技与东北亚语言资源研究中心”,2016年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建成了“语言科技应用实验室”。研究中心的成立和现代化平台的建设为项目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主办“语言科技与语言学科建设高层论坛”“首届东北方言学术研讨会暨语保工程中检·培训会”等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在辽宁省语委、大连市语委的支持下,研究中心多次承办语保项目启动会、中检会、预验收会和终检会。在以上工作基础上,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原新梅教授为负责人,以“语言科技与东北亚语言资源研究中心”为主体,申报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
语保项目为文学院2018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社会培养了一批经过语保历练的优秀人才。这次获奖是教育部对文学院开展语保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各级语委、学校和相关部门重视、支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