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学科建设工作座谈会
3月18日下午,我院召开学科建设工作座谈会。各二级学科带头人、部分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以及学院班子成员共同参加,并邀请了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学昕教授做发言。本次会议有两个议题:一是将学科建设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二级学科带头人,由其介绍本学科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二是从学院发展的全局上,就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七十周年校庆等展开讨论。会议由洪飏院长主持。
张学昕教授从学科特色建设、人才培育、学术交流和学科布局四个方面对学科建设提出了以下意见。他指出,目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需要进行特色建设,重点培养特色学科,以特色求发展,争取在国内、省内树立起鲜明的旗帜。在学术交流方面,要增强学术交流,加入学术共同体。积极举办和参加各个层面的学术活动,举办“文学研究奖”,将学院的学术活动建设成品牌。在人才培育方面,需要在引进优质人才的基础上对现有人才进行支持和培养,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在学科布局方面,要关注文艺学学科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
张庆利教授指出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协调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科建设构想。同时,张庆利教授认为,要特别重视人才建设,学科建设需要有旗帜性的人物,并加强支持中青年教师,形成科学的师资队伍梯队。在科学研究上,建议教师的研究领域要稳定并形成体系,保持与学术前沿的密切联系。
王卫平教授认为,目前各二级学科发展不平衡,要注意对优势学科的扶植,进一步形成特色、扩大影响。对相对较弱的学科要注意扶持,补足短板,最终实现学科均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注重学科队伍的连续性,形成梯队。在科学研究方面,应该对举办会议、出版著作、发表论文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孙小兵教授在学科发展的整体规划方面提出建议,认为学科建设需要有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学科建设。孙小兵教授还就新闻与传播二级学科现状做出分析,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年龄和职称上存在不均衡的情况,且教师的学业背景与本学科存在一定差异。在课程建设方面,目前缺少高端的教学成果奖和教学改革项目。
原新梅教授指出,目前的师资队伍要加强团队建设和梯队建设,以团队推进梯队发展,以平台建设增强学术水平。教师发展要注重学科整体方向与个人学术方向的融合。同时,原新梅教授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还要做出重大项目的突破,培育出代表性成果。
郑艳教授主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建议,认为应当补充教师人员,引进青年教师。就目前的学科情况而言,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以推进学科建设,更好地完成各层次的教学工作。邢军副教授也就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引进高端人才进而带领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徐大威副教授指出本学科的研究方向还需进一步健全,要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王虎副院长就各二级学科的现状和建议指出要酝酿完善的奖励机制,重点支持科研潜力较强的教师,进而培育高等级学术成果。高明峰副院长认为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接续学术热情。武兆雨副院长认为应当加强团队建设,由学科领军人物引领青年教师发展。
最后,洪飏院长做会议总结,对各位老师真诚的发言表示衷心地感谢。认为本次会议进一步厘清了学科建设的思路,在工作机制和任务分解层面具有积极意义,并希望各位学科带头人能够肩负起学科建设的重任。七十年来,文脉赓续,薪火相传。未来学院的发展,既要坚持传统,又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七十周年校庆和院庆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加强对外联系,以争取更好的发展。
上一条:文学院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下一条:我院师生在北京国际创意节喜获佳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