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开展“从知识者存在方式到智慧人生的高境界
——文科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概谈”主题讲座
为庆祝建党百年、建校七十周年,凸显教师教育特色,5月14日下午我院开展“从知识者的存在方式到智慧人生的高境界——文科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概谈”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辽宁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第一带头人、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王卫平教授,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高明峰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王卫平教授表示今天所讲的阅读与写作问题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一个需要不断强调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他从“阅读—写作—存在—境界”的联系出发,强调阅读与写作是知识者最基本、最主要的存在方式,是推动知识者走向智慧的人生境界的原动力。
首先,王卫平教授从人类阅读的三个时代展开叙述。第一个时代是读天地之书,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就阅读宇宙天地和社会人生这部大书,而文字产生后,第二个读文字之书的时代诞生了。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出现、冶炼技术的创造是人类走进文明时代的标志,促进文字之书时代的诞生。随着数字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第三个时代读屏之书随之出现。王卫平教授讲到,互联网背景下,人们通过浏览信息取代了真正的阅读,使阅读时尚化、娱乐化、碎片化。与此同时,他强调在读屏时代要保留手捧书香的阅读方式。
接着,对于知识者为什么要阅读和写作的问题,王卫平教授提出了他的见解。他谈到阅读与写作有利于我们获得智慧、提升境界、娱乐身心、丰富人生。他着重提到,阅读与写作对知识者的修养、智慧、境界,有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阅读与写作,知识者可以抵达人生的高境界。
面对青年学子,王卫平教授紧接着谈到读与写的关系。首先,读什么、写什么。他表示大学生读什么的问题应像杨义先生所说:“青年读经典”,认为大学生应该读两个方面的书籍。第一是配合各门课程的学习,对教科书展开延展性的阅读而不能只读教科书,应针对专业必修课,升华书目;第二是“赤手空拳读原典”,他认为学生应该从原典出发,广泛阅读原典著作。对于写什么的问题,王卫平教授表示,大学生应该以议论文体为主,写学术论文、杂记、书评、创造性文章等,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其次,王卫平教授论述了大学生应该怎么读、怎么写的问题。他说道,阅读分为翻阅浏览、泛读、精读、研读四种类别,而大学生应该在书中读出智慧、深度、精彩与意义。王教授还为大家展示了他的读书笔记,他告诉同学:“‘记笔记是人和书的生命对证’,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可以把知识、学问留住,把别人的转化为自己的。”王卫平教授还强调读与写是交错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不能光读不写,也不能光写不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正处于吸收知识、丰富自己的阶段,更应该多读少写。
讲座结束后,王卫平教授也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他冀望青年学子能够做好自己的规划与设想,思考下一步的方向,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
高明峰教授也就此次讲座谈到自己的感悟。他认为王卫平教授的讲座具有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切实有用的特点,也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够通过此次讲座有所收获,做到多读经典与原典,学习记笔记,把阅读与写作作为一种知识者的存在方式。
在本次讲座中,王卫平教授悉心梳理了知识者为什么要阅读和写作、怎么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如何阅读与写作等重要问题,他讲述的内容详实得当,举例简单易懂,氛围轻松有趣,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受益匪浅的盛宴。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回馈了王卫平教授的精彩讲解,本次主题讲座圆满结束。
上一条:文学院举办“文学的邀约”系列讲座之“河流的秘密——小说写作的可能性或写作的发生” 下一条:我院学子在全国高校“廉洁诚信”创作联赛中喜获佳绩
【关闭】